融合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 華為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
作者:【未知】
2022-09-23 13:50:39 來源:中國工業新聞網 瀏覽量:
字號
融合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 華為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
中國工業報 曹雅麗
7月21日,由華為舉辦的“碳索 · 濱州”綠色派活動在山東濱州舉辦,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、清華大學特聘研究員吳小平,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唐霖,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邢清出席活動,分享光伏市場發展趨勢和創新技術實踐。 技術創新,踐行低碳“綠色派”

圖注:華為智能光伏中國區副總經理熊國喜發表演講 此外,華為智能光伏中國區副總經理熊國喜在演講中表示,碳中和的關鍵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。華為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上持續創新,解決光伏行業在各種場景中面臨的挑戰,將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相融合,推動光伏產業的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,獲得全球客戶的廣泛認可,將每一縷日光轉化為更多的清潔電力。在華為的推動下,智能組串式方案已成為行業絕對主流,智能光伏解決方案6.0+在領先的基礎上保持高效發電、智能運維的優勢,在安全可靠、電網友好方面更進一步,給客戶帶來更優投資回報。 實地“碳”索,共賞漁光新曲 會后,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家媒體記者實地參觀了通威新能源濱州市沾化區3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及通威東營200MW“漁光一體”項目。兩個項目全容量采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,將現代農業、漁業與智能光伏產業進行科學、有機的結合。 通威新能源濱州市沾化區3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位于山東省北部的濱州市沾化區,占地7800余畝,總裝機容量300MW,項目25年經濟壽命期內,年平均上網電量約4億千瓦時,是目前全國單體最大的“漁光一體”項目,也是“上可發電,下可養殖”的典范項目。過去這里以鹽田和傳統養殖為主,土地與海洋利用效益低下,如今光伏系統的應用使得其實現高效發展。

圖注:山東濱州沾化300MW“漁光一體”項目實景 通威東營“漁光一體”生態園項目總裝機規模達200MW。建成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.4億度,年節約煤炭消費8萬噸。漁業建設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,約4260畝“漁光一體”養殖塘,從育苗、養殖方面提升東營市漁業發展,促進東營漁業向著智能化、科技化、高效化邁進。休閑觀光方面建設“漁光小鎮”、展示中心,集休閑娛樂、科普教育為一體,共同促進新農村三產發展,整體實現“漁業+光伏+旅游”的有機結合。


工業電器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工業電器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工業電器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工業電器網"。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 本網凡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默認工業電器網有權轉載。